聚焦学术培养 助力科研之路
为进一步培育我校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帮助提升学术的“内功”和“笔力”,4月12日,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浙小研”训练营(第三期)在24幢502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训练营以“论文选题与写作经验分享”为主题,邀请我校图文信息中心学科服务部主任高咏先老师,2021级硕士研究生杭天毅、徐圣同学担任主讲人。校研会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周诗怡主持,校院各级学生组织成员和各学院学生参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保姆级教你文献检索
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学术阶段必不可少的一环,学术资源检索与利用又是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基础。
“从哪里找?”高咏先老师以其对我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深度了解,向在座学子整体展示了馆藏资源的基本情况,包括纸质藏书、文献数据库、电子图书及期刊等。
“那又如何获取呢?”高咏先老师向大家演示了馆藏资源的获取途径,并详细介绍了图书馆数据库的基本检索方法及检索技术等,为帮助同学们如何快速寻找所需文献提供了细致的文献检索技巧。
“在现有的数据库中找不到我所需要的文献怎么办?”高咏先老师为大家讲解怎样通过文献传递等方式获取馆外资源,同时对图书馆的论文相似度检测服务的使用以及期刊定级标准和投稿流程等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说明。
我校图书馆网址为https://lib.zjnu.edu.cn/,同学们务必给自己一个下午的时间,摸清楚其中各类数据库的检索入口,真正把学习的工具握在自己手中。
知道,理解,做到。同学们做到知行合一,成功也就不远啦。
喝杯咖啡就选定课题了?
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杭天毅同学以对个人学术经历的回顾打头,以在各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13篇的学术成果增强其分享的可信度与说服力,从“方向感”“创造力”“执行力”三个角度展开经验分享。确定大方向后如何进一步确定小方向,杭天毅同学认为要多了解、多尝试,广泛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多尝试与目标领域研究人员交流学习等。
针对如何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这一问题,杭天毅同学强调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以西湖大学王老师的选题经历为例做详细说明。王老师很喜欢喝咖啡,在某次科研结束后的休息时间,他喝咖啡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人喝了咖啡,就能提神醒脑、提高效率,那么能不能将***用于钙钛矿,让钙钛矿“兴奋”一下,从而提升转化功率呢?把***用于提高钙钛矿电池的功率,只是他关于钙钛矿电池的第一个代表作。在***之后,王老师及其研究团队又从茶碱和可可碱下手,从而创造了电池连续工作500小时的新纪录。
正是通过诸如此类的平常的“小”事收获灵感,王老师找到了自己研究的突破点,不断深挖,发展并开拓成为科研领域的一桩“大”事。
“道理我明白,执行力不够怎么办?”
学长有话说
关于如何提高自身在学习生活中的执行力这一问题,杭天毅同学建议大家合理安排实验进度,规划学习时间,每周与导师讨论文章的进度与下一步安排,每周花一小时总结自己的实验进度并对下周的实验进行安排,同时,大量阅读论文,“大量”不再是虚词,杭天毅同学给出了“100篇”的量化标准,一个学术领域内的100篇论文,是开拓学术思维、独立撰写论文的敲门砖。
合理模仿,拒做学术裁缝!
人文学院世界史专业徐圣同学以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为线索,针对写作前的准备、论文选题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分享。
在分享开始,徐圣同学强调打好专业基础、阅读大量文献的重要性,并向大家介绍了如何检索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献资源等。在论文选题上,徐圣同学建议大家可以在阅读大量的文献后通过模仿的方法进行论文写作,但务必严守底线,恪守学术道德准则,不得抄袭他人学术成果或伪造研究结论等。撰写论文必然会经历大量的文献阅读、确定选题、文献整理等流程,在这一学术整理与创作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对知识、对学术的敬畏之心,不能有抄袭、造假行为。挪用别人的文章,做“学术裁缝”是十分不可取的,要凭借真才实学做好自己的研究。
分享尾声,徐圣同学总结了自己关于论文写作的心得,如学会写主旨句,依据所在领域的权威期刊为模板,养成规范写作的习惯等。
在“论文选题与写作经验分享”主题下,三位主讲人无一例外都强调了文献检索与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信息时代,拉开同龄人差距的,是信息搜索能力,在学术层面,就体现为文献检索能力。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向的不是宏观的“我要发C刊”的口号,而是那扎扎实实的3天800篇文献的阅读量的堆积,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选题的敏感度,是每一次脑洞大开的学术聚会,也是日积月累地对照权威期刊论文标准的写作规范的养成。
本期“浙小研”训练营聚焦论文写作与投稿中的关键问题,助推广大学子的学术研究热情,为学子带来宝贵的可复制的学习经验。
训练营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参会学子详实记录,并于互动提问环节就学术困惑与高咏先老师和杭天毅、徐圣同学热烈交流,疏通学术创作路上的阻碍。
文字:刘天龙、马一凡
图片:傅昶、俞涛
编辑:马一凡